近日,笔者实地走访新昌县城南乡,了解到该乡通过打造“乡理乡亲工作室”办好民生实事。比如,该乡17个行政村只有4个村有简陋的理发室,乡里干部通过打造服务集市,解决了村里老年人的理发难题。三个多月时间过去了,全乡2000余人次享受到身边免费或优惠的理发服务。
理财产品,家庭理财软件 强化基层公共服务,是顺应人民美好生活新期待、提升现代化治理水平的重要举措。但要精准有效服务管理,需要聚焦群众需求的“靶心”,打通为老百姓办实事、办好事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那就是要把群众每一件看似很小但又急迫的事情当大事干,因为这些事恰恰是群众需要解决的“急难愁盼”的问题。
其实,大与小,是相对的概念,反映出事物之间辩证依存、相辅相成、递进发展的规律。善于把小事当大事干,是一种思想定力、一种执着追求、一种坚韧品质和务实作风。城南乡打造“乡理乡亲工作室”办好民生实事,有些工作单看每一个环节都是由小事构成,但组合在一起就是大事,就是民心和民生。所以,哪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、一件小事做不好,整项工作就会受到影响。不论事大事小,都应不采华名、不兴伪事,集中精力干好干出成效。把群众的需求放在第一位,千方百计多谋民生之利、多解民生之忧,才能更好增进老百姓的获得感、幸福感和安全感。因此,不仅制度要完善好,更需要广大基层党员干部奋发有为,躬身实践,才能获得最大规模、最大程度、最为持久的民意支持。
社会治理需要“走心”,更要“用情”,要站在群众角度找准问题、解决问题,投入真情温暖人心。扎扎实实做事情,把事情做到极致,展现的是标准、是责任、是担当。千军万马,各有其责;千头万绪,自有其用。大量成功事例证明,做好一件件小事,培养的恰是做大事的能力,锤炼的正是做大事的担当。城南乡打造“乡理乡亲工作室”办好民生实事便是一个典型事例,值得学习借鉴。(绍兴日报 坚白)